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,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、保障金融安全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,推进去杠杆,金融体系防控风险能力显著增强。目前,仍须进一步深化认识,不断巩固去杠杆成果,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,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,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合理的金融杠杆是资产与负债管理在现代金融行业的正常体现。金融的核心功能就在于连接资金短缺部门和资金盈余部门,为资金短缺部门加杠杆,使之能够以有限的自有资本控制数倍于己的资产、扩大生产活动,进而实现营利目的;同时也为资金盈余部门实现资金保值增值、分享生产活动盈利提供了有效机制。因此,适度的杠杆率不仅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,还能促进经济增长。但是,如果杠杆率过高,就会对经济造成伤害,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。我们要吸取一些国家的教训,未雨绸缪、防患未然,稳步推进去杠杆,在总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,进一步优化杠杆结构。当前,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,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,把握好力度和节奏,协同推进企业部门、金融机构和居民部门去杠杆。
引导企业部门积极去杠杆。一方面,应严格落实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制度,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,同时严控影子银行规模和表外业务风险,从源头控制企业部门杠杆率。另一方面,积极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,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。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,深化创业板、新三板改革,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,推动债券市场发展,帮助企业优化融资结构、降低融资成本、化解债务风险,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优质企业。
引导金融机构适度去杠杆。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监管治理,目前金融领域资金脱实向虚、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问题已得到明显缓解。资金空转一方面会增大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,另一方面会增大金融系统风险。对此,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,强化综合监管,突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,防止监管套利。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,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,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,实时掌握市场资金流动状况。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,加大金融体系监管力度,实行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双管齐下,有效应对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。
引导居民部门渐进去杠杆。近几年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趋于上升,主要缘于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火 爆导致炒房行为和住房贷款大量增加。对此,我国采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,严格控制房地产信贷,提高首付比例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稳步降低居民部门杠杆率,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,有必要建立健全包括房地产市场、银行部门、银行间市场、资本市场等的系统性风险防范应对框架。同时,对影子银行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融资进行清理整治;对消费贷款资金进行严格管理,防止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。
实践表明,短期内去杠杆会使资金面承受压力。但是,只要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把握好平衡、把握好时机、把握好力度,有效引导市场预期,加强政策协调和市场沟通,避免在处置风险过程中产生新风险,阵痛很快就会过去。随着结构性去杠杆成效不断显现,经济与金融发展将更加健康、更有活力。